返回主站
咨询服务电话027-86961120

【中山医“声”】小“感冒”别大意,出现胸痛,警惕病毒性心肌炎

发布时间:2024-11-13 09:29:29 来源:原创文章

32岁的黄先生家住阳逻,今年10月,黄先生和周围同事陆续出现“感冒”症状,起初,黄先生并未在意,认为只是普通的季节性感冒,打算自己扛过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先生的症状不但没有缓解,反而在11月9号出现胸痛症状。

面对突如其来的胸痛,黄先生选择到门诊输液治疗。尽管医生建议他入院进一步观察诊治,但因事务繁忙,黄先生未能及时住院,这一决定为后续的病情恶化埋下隐患。11月11日,黄先生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出现恶心、乏力、心悸、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家属见状,立刻将他送往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省中山医院)阳逻院区。

此时,黄先生已出现肺水肿、急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危急症状,情况十分危急。经急诊科团队紧急抢救后,黄先生被迅速收入重症医学科进行救治。

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吴茂青带领专业团队,立即给予维持生命体征、呼吸支持、保护心肌、抗感染等急救措施,在团队共同努力下,经过一系列的检查,黄先生被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这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炎症性疾病十分凶险,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

经过积极治疗,患者明显好转,继续给予呼吸支持、免疫治疗、营养心肌、抗病毒、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避免了病毒性心肌炎的急危并发症。虽然病毒性心肌炎发生率较呼吸道病毒感染低,但若不给予重视,可能会对心脏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吴茂青提醒,季节交换时不要小看了“感冒”,出现心悸、胸痛症状,应警惕病毒性心肌炎等潜在风险。只有加强预防,及时就医,才能确保身体健康与安全。

 

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的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这些病毒在季节交替时尤为活跃,容易引发感冒等呼吸道疾病,进而可能侵犯心肌组织。

症状表现

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状轻重不一,轻者可能仅有轻微的心悸、胸闷等症状;重者则可能出现胸痛、呼吸困难、晕厥甚至猝死等严重症状。因此,在季节交换时,若感冒症状持续不减或加重,应警惕病毒性心肌炎的可能。

诊断与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主要依靠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脏彩超以及病毒学检查等手段。一旦确诊,应立即进行抗病毒、营养心肌、改善心肌代谢等综合治疗,以减轻心肌损伤,防止病情恶化。

预防与注意事项

预防病毒性心肌炎的关键在于增强免疫力,避免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季节交换时,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若出现感冒症状,应及时就医,切勿拖延病情。

 

重症医学科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省中山医院)阳逻院区重症医学科于2016年5月开科,标志着院区在重症患者救治与医学领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重症医学科集临床实践、教学培训、高效管理于一体,严格按照国际国内重症医学标准进行建设和运营,配备了一流的医疗设备和专业高效的医疗团队。

临床救治方面,科室成功救治多例病情极其危重、随时面临生命威胁的患者,包括复杂大手术后需要密切监护的患者、因各种农药中毒急需解毒治疗的患者、因呼吸衰竭或肾衰竭等严重器官功能障碍而需要持续使用呼吸机或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的患者。同时,对于麻醉意外、重症复复合型创伤、急性循环衰竭、急性呼吸衰竭以及心跳呼吸骤停复苏后的患者,科室具备极高的救治成功率。

此外,对于电击伤、溺水者复苏后以及各类休克患者,科室能够提供全天候的生命体征监测和干预治疗,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科室还致力于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关注每一个细节,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人文关怀精神,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身心照护。

咨询电话:027-89179961

 

专家简介

吴茂青,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学硕士

在重症医学科领域深耕10余年,对危重病例救治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处理各种危重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消化道大出血、急性脑卒中、各类中毒等复杂病例,取得了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B超引导技术、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等多项前沿专科治疗技术证书。能熟练精准地执行如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置管、床边即时B超检查、纤支镜检查以及CRRT治疗技术等高难度操作,在省、市急救技能操作大赛中屡获佳绩。

 

 

 

(撰文 | 汪翠莲

编辑 | 陈嘉凤

审核 | 吴茂青 汪文奎 贝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