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医“声”】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助患者重获“心”生
发布时间:2024-08-26 08:54:51 来源:原创文章
近日,我院阳逻院区心血管内科为一名心律失常、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成功开展院区首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置入心脏“发电机”后,患者重获“心”生。该例手术的成功开展,为长江新区心脏疾病患者提供了更优质的治疗选择,为辖区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福音。
76岁的刘女士因反复晕厥摔倒到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湖北省中山医院)阳逻院区神经内科就诊。排查脑血管疾病后,患者住院期间仍多次出现头晕、乏力、黑朦等症状。心血管内科医生会诊时详细询问其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结合心电图、心脏超声及生化检验等检查结果诊断其为心律失常、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动态心电图提示阵发性高度房室传导阻滞(ll度二型及三度),心电监护示心率最慢27次/分。这么慢的心率已不足以维持脑供血以及全身各脏器的供血,甚至导致一过性意识障碍、晕厥跌倒、乏力、心力衰竭、心脏骤停等风险,安装心脏起搏器是挽救生命最佳的治疗方案。
2024年8月13日,心血管内科主任李昌教授、副主任涂焰明紧密配合、精细操作,在局部麻醉下顺利为患者植入永久性双腔起搏器。整个手术历时2小时完成。左侧锁骨处手术切口仅3cm。
术后,患者起搏器各项参数正常,黑朦、晕厥症状消失,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患者及家属对心血管内科团队十分感激。在护士们的精心护理下,患者切口愈合良好,于8月21日康复出院。
涂焰明介绍,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具有切口小、无痛苦、不开胸、安全可靠等优势,不仅能减少和避免患者晕厥、猝死等心脏事件的发生,还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成为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方法。
心脏起搏器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于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由电池提供能量的电脉冲,通过导线电极的传导,刺激电极所接触的心肌,使心脏激动和收缩,从而达到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目的。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指人工植入心脏起搏器,用特定频率的脉冲电流,经过导线和电极刺激心脏,代替心脏的起搏点带动心脏搏动的治疗方法,是治疗不可逆的心脏起搏传导功能障碍的安全有效方法,特别是治疗重症慢性心律失常。
护理小贴士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护理:
01.避免剧烈运动
植入起搏器的手臂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电极移位;
02.定期随访和程控
术后应定期接受随访和程控,如1月、3月、6月,每年程控随访;
03.注意药物使用
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导致起搏器阈值,请咨询医生后调整用药;
04.避免磁场和电流
患者应避免强磁场和电流对起搏器的影响,并注意保持伤口清洁,以预防感染。
专家介绍
李昌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会委员
湖北省脑血管病防治学会心源性卒中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湖北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委员
湖北省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
武汉市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分会常务委员
武汉市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常务委员
武汉医院协会结构性心脏病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武汉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
从事心血管内科专业工作二十余年,有丰富的临床专业知识,擅长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介入诊疗,迄今完成各种心导管手术过万例,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涂焰明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士,从事心血管介入诊疗工作十余年。
参与国内多中心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5项,参编专著1部,发表SCI及国内核心期刊论文多篇。擅长高血压病、心力衰竭、冠心病及心血管介入诊疗。
专家门诊时间:周三上午
心血管内科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阳逻院区心血管内科现设有病床58张,其中CCU病床7张,现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6人,硕士学历者2人。护理团队19人,其中主管护师6人,护师11人,护士2人。
科室设备齐全,拥有中央监护系统、18导联心电图机、心电除颤仪、心梗三项快速检测仪、BNP快速检测仪、大型DSA设备等。科室特色的经桡动脉行冠脉及肾动脉介入诊疗技术已达国内先进水平,并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辟“绿色生命通道”,让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科室在心血管介入诊疗,包括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左心造影、主动脉造影、外周动脉造影、肾动脉造影及肾动脉支架置入术,外周血管静脉滤器植入术,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术,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的诊断、治疗及抢救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联系电话:027-89176815
(撰文 | 陈姣
编辑 | 陈嘉凤
审核 | 涂焰明 汪文奎 贝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