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医声】八旬老太腹痛元凶竟是罕见“闭孔疝”,普外科妙手补疝解危机
发布时间:2024-12-28 16:08:35 来源:原创文章
腹痛元凶竟是罕见“闭孔疝” 普外科妙手补疝解除危机
日前,86岁的周婆婆腹痛腹胀三天,停止排气排便伴不明原因呕吐,在当地诊所输液3天未见缓解,精神状态欠佳,被家属送至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阳逻院区(武汉长江新区中心医院)普外科就诊。
接诊的普外科主任刘胜新对周婆婆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发现其腹胀明显,全腹有压痛,右腿屈伸疼痛明显。腹部CT检查显示,右下腹闭孔疝嵌顿及小肠扩张、梗阻,需要立即手术。
患者腹部CT影像
周婆婆是高龄患者,合并高血压、支气管炎、心律不齐等多种慢性病,手术风险较高。但如不进行手术,嵌顿的肠子坏死穿孔,感染蔓延至腹腔,将危及患者生命。经充分沟通病情,患者家属考虑再三,最终同意手术。
手术室内,普外科团队与麻醉科团队紧密协作,顺利完成小肠部分切除+闭孔疝修补术。术中发现嵌顿疝内的5cm小肠已经发黑坏死,切除坏死肠管,缝闭闭孔缺损,肠梗阻得以解除,患者转危为安。
术后,在普外科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与悉心护理下,周婆婆的身体状况恢复良好,于12月26日顺利出院。患者及家属对此次治疗效果非常满意,对普外科专业的治疗技术由衷称赞。
中山医“声”
认识闭孔疝
闭孔疝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腹外疝。闭孔是骨盆的一个结构,由耻骨和坐骨围成,闭孔膜封闭大部分闭孔,仅其上部留有一较宽的裂隙,称为闭孔管。当腹腔脏器通过闭孔管突出于股三角区时,就形成了闭孔疝。
闭孔疝的成因
局部解剖因素:女性闭孔管较男性宽、短且直,因此女性更容易发生闭孔疝。随着年龄的增加,闭孔内口周围的肌肉和筋膜组织会逐渐松弛,使得腹腔内容物更容易通过闭孔管突出。
腹内压增加因素:如长期便秘、慢性咳嗽、排尿困难(例如前列腺增生导致的排尿障碍)等情况,会导致腹内压持续升高,促使腹腔脏器向压力较低的闭孔管方向突出。
临床表现
Howship-Romberg征:这是闭孔疝比较典型的症状。由于疝内容物压迫闭孔神经,会引起大腿内侧(尤其是内收肌区域)出现间歇性疼痛、麻木或者感觉异常。疼痛会在大腿伸直、内收或者旋转时加重,而在屈曲、外展时减轻。
肠梗阻症状:当疝内容物发生嵌顿,影响肠道通畅时,就会出现肠梗阻的表现。包括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以及停止排气排便等。初期的腹痛可能为阵发性,随着嵌顿时间延长,肠管缺血坏死,腹痛会变为持续性并逐渐加重。
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
除了检查 Howship-Romberg征外,医生还会对腹部进行全面检查,查看是否有腹胀、压痛、肠鸣音改变等肠梗阻体征。同时,仔细检查腹股沟区和股三角区,有时可在股三角区耻骨结节的下方触及有压痛的肿块,但肿块通常较小且不易被发现。
影像学检查
CT 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闭孔管的形态、疝内容物的性质(如肠管、网膜等)以及是否存在嵌顿、肠梗阻等情况,是诊断闭孔疝的重要手段。
超声检查:可以发现闭孔区异常的回声团块,并且可以观察到肠管蠕动情况,对闭孔疝的诊断也有一定的帮助。
治疗方法
一旦确诊闭孔疝,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因为嵌顿疝导致肠坏死的风险较高。
普外科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阳逻院区(武汉长江新区中心医院)普外科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4名,其中硕士研究生2名;主管护师7名,护师6名。
特色技术:诊治范围包括甲状腺、乳腺、胃肠、肝胆、周围血管、肛门等器官的外科疾病。以肿瘤的外科治疗为主体,以腔镜(微创 )技术为核心,不仅能在腔镜下完成阑尾切除、疝修补、胆囊切除等“小手术”,而且还能在腔镜下进行甲状腺癌根治、胃癌根治、肠癌根治、胰十二直肠切除等“大手术”,力求以最小的创伤解决患者病痛,充分体现了快速康复外科的特色,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常态化开展中线置管术、PICC置管术、PICC导管维护、TPN营养液配置、造瘘口常规护理等技术。
服务宗旨:患者满意是我们的唯一宗旨
普通外科诊治范围:
1.腹腔镜减重代谢手术;
2.甲状腺疾病:甲亢、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瘤、甲状腺癌;
3.乳腺疾病:乳腺增生、乳腺炎、乳腺纤维瘤、乳腺癌;
4.急腹症:腹部外伤、胃肠穿孔、阑尾炎、肠梗阻等;
5.胃肠道疾病:消化性溃疡、胃肠道肿瘤等;
6.肝胆胰脾脏疾病:急慢性胰腺炎、胆石症(胆囊炎、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胰腺肿瘤、脾脏肿大、脾功能亢进、门脉高压症等;
7.腹壁疝:腹腔镜腹股沟疝、切口疝、脐疝、食管裂孔疝、小儿疝等;
8.腹部肿块:腹壁、腹腔及腹膜后肿瘤等;
9.周围血管疾病:下肢大隐静脉曲张;
10.各种外科感染:蜂窝织炎、丹毒、脓肿等;
11.内痔、外痔、混合痔、肛瘘、直肠脱垂。
咨询电话:89176883
(文 :刘胜新)